“纪委同志,你们是怎么找到这里的?”7月23日,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委派驻州司法局纪检监察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木叶溪乡千公牛村找到杨阿姨时,她诧异地询问道。
原来,派驻州司法局纪检监察组正在办理一名基层民警涉嫌严重违纪的案件,而杨阿姨就是此起案件的一名参与者,也是一名受害者。
接到违纪线索后,工作人员经过前期摸排,发现这起违纪案件涉及的调查对象多至70余人,遍布全省各地甚至省外,但是由于其中大部分人的原始记载信息已经发生变化,寻找涉案对象取证成为推进此案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
为彻底查清案件的“细枝末节”,调查人员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取得证据的机会。经过案件调查的深入,涉案对象杨阿姨进入了办案人员的视线,但是杨阿姨个人信息的缺失让大家心里都没了底。
“没有联系方式,没有身份证号码信息,没有详细的家庭住址,要奔赴外地找人太难了!”刚接触纪检监察工作的一些年轻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可案件的症结就在这儿,如果不去找杨阿姨调查出事情的真相,案件的关键性证据就无法固定下来。
“杨阿姨年纪较大,外出打工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就去她的老家找,应该会有所收获。”执纪审查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建议给了大家一点希望。
“确实如此,现代化、科技化的大数据信息网络可以辅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办案,但是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我们也要进行实地走访。”老同志的建议立即得到驻州司法局纪检监察组刘丹的认可和支持,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无论结果如何,都得竭尽全力去试一试。
一路颠簸,驱车四个小时终于到达杨阿姨的老家——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木叶溪乡千公牛村,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和杨阿姨取得了联系,她就在家里做农活,这一消息让办案人员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千公牛村山高路险,杨阿姨家就在山顶,你们的车子是开不上去的。”村干部提前给我们“打了预防针”。
“就算是爬,也要爬上去。”我们心里已暗下决心。进入千公牛村的小道环绕着一个巨大的水库蛇形延伸,办案车盘沿着狭窄的山路爬至半山腰再也无法前行,剩下的山路只能靠我们步行前进了。
正午的烈日有火一样的“热情”,大家纷纷下车准备出发,有的挎着电脑包,有的抱着打印机,有的提着办案资料。
“小卢,你走前面,这路太陡了,你个子又小,我在后面拽着你,万一你脚下打滑,我还可以拉你一把。”已经挂满电脑包和资料包的老同志不顾自己的辛苦,用实际行动关心着我们年轻同志。因为要往山顶前进,林间小道的坡度已经呈现45度角,再加上昨天刚下过雨,没有修葺的山路着实难走。
“杨阿姨,终于找到你了。”已经湿透了衣背的我们远远看到杨阿姨已经走出门来迎接,那一刻,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表明身份和来意后,杨阿姨却面露难色:“纪委同志,我只是一个农村妇女,我又不识字,我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杨阿姨心有顾虑,我们急忙解释到:“杨阿姨,您是这起违纪事件的参与者,也是受害者呀,我们要还原事情的真相,让违纪者受到应有的处罚,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你们太辛苦了,这么大老远地跑来找我,我本想着吃了亏我也只能怪自己没文化,真没想到我失去的钱,你们还能帮我去找,你们有这份心我就……”还没说完,杨阿姨已经有些哽咽了。
回程的路上,我在想,翻山越岭只为一份证据,因为它能有助于惩戒违纪者、宽慰受害者,它能树正风、扬正气,我们的付出值得。(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委:肖彬华、卢叶)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肖彬华 卢叶
编辑:陈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