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路上】办事牢靠的“娃娃书记”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唐蕾 龙施雨 编辑:陈靖 2019-07-08 10:32:02
时刻新闻
—分享—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这是朱红波刚进驻栗溪村时村民对他的质疑。

然而,这个“嘴上无毛”的娃娃书记办事却很牢靠。“我们村能有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他啊。”两年后,栗溪村村民对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朱红波,是吉首市纪委监委驻石家冲街道栗溪村第一书记。今年32岁的朱红波,同工作队员们一道,用两年多的辛勤付出,让3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让栗溪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2017年2月,朱红波主动请缨,积极响应市里关于年轻干部下基层驻村扶贫的号召来到栗溪村。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最初一些群众对朱红波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并不“感冒”。面对质疑,朱红波坚持为群众办好每件小事,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

入村不久,他就给自己制定了“三个一”计划,即在一个月内熟悉全村情况,认识每一户群众,了解每一户的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

朱红波逐户上门走访。走访到村民石大贵家时,石大贵反映别人家小孩都领到了教育帮扶资金,自己正在读幼儿园的小孩却没有领到。

朱红波当即联系石家冲街道并与幼儿园核实,发现是信息采集存在漏统所致。通过补报补录,及时帮石大贵家小孩解决了教育帮扶资金问题。

一点一滴皆为爱,一枝一叶总关情。石家阿婆的低保申请,龙家阿伯的扶贫建房,吴家阿哥的产业发展……朱红波说,对于村民们提出的合理诉求,他和工作队员们都会认真对待,竭尽全力。

“他把我们老百姓的事都当成大事去办。”朱红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渐渐赢得了群众认可,再也没谁拿他的年轻说事,都说他是实实在在做事的人。

“感谢纪委派来了一位好书记”

不仅是石大贵,该村二组建档立卡户石明正也对朱红波感激不已。

石明正常年腰痛,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还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落实征地补偿款无疑是让他摆脱贫困生活的有效途径,在此之前,村干部及其本人付出的努力没有什么成效。

“不管指挥部在哪,群众的征地款必须落实好。”朱红波发挥纪检监察干部专长,和同事一道通过听取诉求、调取资料、向石家冲街道及相关部门了解情况,终于摸清了来龙去脉。

原来,石明正家属于二次补征,涉征土地不在最初征收计划内,加之补征双方就征补面积一直未达成一致。且高速指挥部已经解散,相关人员也已经调整,补偿款一直未能落实到位。

“感谢纪委派来了一位好书记”。通过与石家冲街道积极协调,补偿面积确定了下来。拿到补偿款的石明正非常感动,还专门写了封感谢信。

“上午举行完婚礼,下午就跑到了村里”

“栗溪村位于石家冲街道东北角,距吉首市区8公里,这是天然的区位优势!”经过朱红波和同事们实地调研、反复研讨,找准了依托乡村旅游开发战略,加强水、电、路、路灯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规划与建设,将其打造成宜居宜游的吉首城市后花园。

发展方向确定后,朱红波和驻村扶贫队的同事及村支两委一班子人来不及歇息,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施工建设中。

“2017年3月20号,小朱是中午和妻子举行完婚礼,下午就直接跑到村里的;12月14号,又是在村部通过视频和刚出生的儿子见的第一面……”栗溪村党支部书记石结保说,朱红波把很多本该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花在了村里的扶贫工作上。

在朱红波所在扶贫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栗溪村拉通了全市等级最高的通村公路。投资300余万元,接通了城市自来水,成为吉首市首个接通城市自来水的高山村,让这里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旱季缺水的历史。

既要宜居,又要宜游。朱红波积极协调,多方筹资共投入200余万元给全村主干道铺上了干净整洁的青石板,在村内公路沿线建设了绿化带、路灯,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无死角,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容整洁了,仅仅观光也难以拉动消费,现在很多城里人都喜欢钓鱼,吃土菜……”经考察,扶贫工作队多方引进资本,对村内水库进行休闲旅游改造,休闲庄园定向采购村内农副产品,还解决了村里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村民们共享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湘西自治州纪委监委:唐蕾、龙施雨 )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唐蕾 龙施雨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