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项燕 编辑:陈靖 2019-06-18 15:57:21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网上流传一篇《我儿没儿》杂文,是作者与民政等部门人员一同下乡查看灾情的真实反映。某县某乡一位92岁的老人。老人的儿子(他没儿)进了养老院,老人则因为自己“有儿”,则不能进养老院,造成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这实际上是对我们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一种批评。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就对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四风”问题进行查摆和整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告诫我们“活动收尾绝不是作风建设收场”,因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开始,全党上下纠正“四风”取得重大成效。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仍然存在。2017年12月初,新华社发了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文章,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作了描述,如: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现场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难办”;一些地方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地方层层重复开会,用会议落实会议;部分地区写材料、制文件机械照抄,出台制度决策“依葫芦画瓢”;一些干部办事拖沓敷衍、懒政庸政怠政,把责任往上推;一些地方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材料出政绩”;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将责任下移,“履责”变“推责”;有的干部知情不报、听之任之,态度漠然;有的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台上台下两个样。

习近平总书记看了新华社这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后及时作出指示。他指出,文章反映的情况,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再次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别要针对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扎扎实实地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一针见血、切中时弊,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故在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中央明确提出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好的作风确保好的效果。

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内作风的两大顽疾,我们党早有警惕。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大声疾呼“形式主义害死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由此可见,产生形式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主观主义思想强化。所谓主观主义就主观与客观相脱离,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想当然,先带着自身固有的观点,然后通过调研找材料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违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要纠正形式主义,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弘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实事求是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思想路线,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在调研过程中,对实际情况要作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全面、真实、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真正搞清楚实际情况,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实招,努力为老百姓办实事:对那些能够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抓紧解决;对需要一番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总之,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件件见效果,坚决防止以口号代替行动、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感受,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

官僚主义是党内作风另一个顽疾。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首次使用“官僚主义者”一词。1933年8月,他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官僚主义的领导方式,是任何革命工作所不应有的,经济建设工作同样来不得官僚主义。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讲到官僚主义的问题,念了一首咏泥神的旧诗,用泥塑神像来比喻官僚主义者。他说,除了三餐不食这一点不像外,官僚主义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靠,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意思是说,官僚主义者高高在上,养尊处优,闭目塞听,脱离群众。毛泽东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刻剖析了官僚主义的形象特征。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毛主席写了一篇《官僚主义的二十种表现》,文章列举了强迫命令式、老爷式、做官混饭吃等多种官僚主义。当前,新的官僚主义在一些普通干部中表现为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些领导干部则表现为好大喜功,不重潜绩重显绩,往往是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图上级领导一时之满意,不求社会长久之功效,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官僚主义从表象来看,做官心理浓厚,惰政思维盛行,权力观念错位。官僚主义的主体是由“官”和“僚”两类从政者所组成。“官”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僚”是官之幕僚,他们往往是“官”的左右手和形象代言人,是上达民情下传指令的纽带。之所以形成“官僚主义”,是因为一些“官”和“僚”都把自己当爷了,高高在上而脱离群众。所谓的官僚作风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对下,表现为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无所作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思维僵化,机械执行上级决定,生搬硬套,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对工作,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后遗症。

产生这种官僚主义思想的根本原因是宗旨意识弱化,群众观念不强,忘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忘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而在此次主题教育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旨在通过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根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良方,就是始终不忘记初心、牢记使命,真正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发展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坚持求真务实,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台州市老干部局 项燕)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项燕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