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卫士手记】张海英:“贴心的张大姐”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龙施雨 编辑:陈靖 2019-06-17 15:50:39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年42岁的张海英是湘西州纪委监委一名干部,2015年进入纪检监察机关以来,一直奋战在纪律审查调查一线,特别是2018年1月到州纪委监委纪律审查案件管理服务中心工作后,她干练、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细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志们的赞誉,都称她为“贴心的张大姐”

首起任务就是迎接全省留置第一案

“留置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一个耐心细致的同志来做好纪律审查的服务工作,当好‘管家’!”

经组织研究决定,2018年1月,把长年在外办案的张海英,从纪检监察室调整到纪律审查案件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中心全盘工作。

长期外出“挂帅”的张海英早已习惯了斗智斗勇,突然安定下来让她不知所措。她还来不及转变思想和角色,就已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项挑战。

“海英,省纪委已审批通过,大约下班前就会带人过来,你按留置的要求把谈话室等改善一下,准备迎接‘湖南省留置第一案’……”2018年2月2日,湘西州监委成立不到两个月,便迎来对永顺县溪州新城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原常务副指挥长、永顺县溪州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宋谋宁的留置,这也是湖南省采取留置措施的第一起案件。

“别人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连摸的石头都没有!”接到任务后,张海英便硬着头皮开始摸索进行留置点的改善。

留置场所需要的温湿度显示仪,张海英跑遍吉首市的各大电子产品商城都无功而返,通过多方打听,最终从吉首市检察院借到;需要录音录像的“双录”设备,张海英又去检察院借,硬件设施借齐已是当天下午三点。

硬件设施有了,然而问题又来了。紧急从全州范围内协调抽调的“双录”技术人员、安全员等数十人都对留置的程序和要求不太清楚,不知从何入手。张海英又详细研读文件、结合“双规”经验,现学现卖为所有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岗前培训。

从当日傍晚,宋谋宁进入留置点至7月被“双开”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通过办案人员的努力,张海英等无微不至的服务保障,宋谋宁最终如实交代了自己全部的违纪违法事实。

连续两年都是在留置点过年

“海英,你什么时候回来过年啊?”

“妈,这几天回不来,等过了这几天同事来接班了,我再来看您。”

2018年的除夕,张海英的母亲打来电话要求她回去一起过年,然而留置点还有留置对象和几十号办案人员需要照看,张海英只得婉言拒绝。

其实,平日就很少回家的张海英,为让同事们都过个好年,已连续两年选择在留置点值班“过年”,每到过年丈夫就开她玩笑:“大过年的,别人都在家陪对象过年,只有你陪纪律审查对象过年。”

作为留置点的“总管”,张海英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后勤保障,还要稳住“军心”,安抚大家的念家之情。

除夕当天的大清早,张海英便把日常工作安排妥当,并交代留置点食堂按照湘西过年的风俗准备菜品,又自掏腰包采购了糖果、水果,还不忘为大家共同的家——留置点挂上灯笼等,营造浓浓的年味。

“每天和留置对象斗智斗勇,工作纪律严格。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张大姐的悉心服务,让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张海英营造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氛围,让大过年仍坚守在一线的办案人员倍感温暖。

张海英负责纪律审查案件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以来,始终如一地为每位工作人员和留置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保障。

性格定一了,谁叫我端了这个“碗”

“我的眼睛每天早上都得睁早点、晚上都要闭晚点才有可能看到你一眼……”张海英的家人本来以为她调到了纪律审查案件管理服务中心,不用像办案时候那样四处奔波,可以早点回家,想不到她还是闲不下来。

“喂,您好!你们那边有什么好的经验,给我们介绍下嘛。”2018年3月,为了尽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纪律审查案件管理制度,张海英经常深夜十点多,还在办公室里通过和全国各地留置点的同志“煲电话粥”、敲击键盘取长补短。

短短12天,从办案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到留置点的卫生管理、食堂管理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的制定了19项管理制度。新到留置点办案的同志,只需要简单学一下制度就能知道怎么开展工作。

“同志们工作上有什么困惑找张大姐,生活上有什么难事也找张大姐,心里有什么难以解开的小疙瘩还找张大姐。若是哪天在留置点没看见张大姐,大家都觉得很不习惯、没了着落,她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凤凰县一位经常被抽到办案点办案的同志说,张大姐有几次身体不适住进医院,也不忘多次打电话询问工作。

同事和家人担心她身体扛不住,都劝她不要再那么拼命了,张海英只是笑笑说:“没事!性格定一了,谁叫我端了这个‘碗’。”(龙施雨)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龙施雨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