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卫士手记】一次特殊的“帮扶”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万传文 编辑:陈靖 2019-05-30 16:56:04
时刻新闻
—分享—

“我爸爸有我这女儿是不幸的,但遇到了您,又是幸运的……”前些日子,我收到帮扶对象石丕颜老人的独女石丹丹从黑龙江女子监狱寄来的一封特殊的来信。她在信中还告诉我,一定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来赡养老父亲。

石丹丹出生于澧县码头铺镇龙洞峪村,其父亲石丕颜年幼时因患骨髓炎,一条腿从此失去行走能力。因为家里穷困,父亲40岁才结婚。石丹丹3岁时,母亲又离家出走,而后一直杳无音信。不得已,父女俩相依为命。

2010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这个日渐平静的家庭。在广东打工的石丹丹因为一场感情纠纷导致刑事犯罪,被判重刑入狱。24岁的石丹丹,正是孝敬父母的时候,却被一座高墙分隔在了两端。

去年3月初,我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石丕颜老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老人家的贫穷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家里唯一值钱的竟是一幅棺材!上世纪90年代购买的黑白电视机仍一直使用着。

同行的村干部告诉我,老人家每月有低保金等补贴600多元,基本生活有保障。最大的问题是精神上有一个难解的“心病”。他的女儿这些年一直没有见过。问其原因,老人家只是唉声叹气,从不回答。

看到老人叹息时的痛苦样儿,我猜测,一定有什么 “隐情”,只是不愿意让外人知道罢了。此后,我总是惦记着这位孤独又有残疾的老人。大多数节假日,我会提着一些生活物资去看望老人,窗帘破了,我就买来新的换上。老人家腿疾严重,如厕不便,于是,我就和县委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一起想办法,在房内修建了卫生间,安装蹲式马桶……

一次次走访面对面,一次次沟通心贴心,我用真情打动了石丕颜老人。有一天,老人家终于敞开心扉,讲了自己的过去,并将女儿石丹丹鲜为人知的心酸事也说了出来。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石丹丹还在服刑的事儿。8年了,父女俩一直没有见面,也没能通电话。

“有生之年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见上女儿一面!不然,我死不瞑目啊。”石丕颜说起珍藏心里的这一愿望,泪水止不住地流。因为,在73岁的他看来,自己身体渐不如从前,可女儿还有近10年的刑期……

为了撑起石丕颜的精神支柱,更为了让其女儿好好改造,我决定帮老人家完成这个心愿,完成这次特殊的“帮扶”。如果带上他去黑龙江探监,2000多公里的路程,老人家行动不便,又患有严重高血压,存在风险。“父女视频通话!”一个大胆的想法跳了出来。然而,通过了解,黑龙江女子监狱没有视频通话的先例。可再难也要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为此,我想尽了办法,求助过媒体,咨询了司法部门,辗转找了很多朋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联系上黑龙江女子监狱领导,讲清贫困户的特殊情况请求予以支持,“视频通话”终获批准。

“爸爸,您要健康地活着,一定要等我回来……”“丹丹,你不要牵挂,感谢感谢党的脱贫好政策,县里为我改善了住宿条件,每月还有低保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7月16日上午,一个跨越千里的亲情视频在黑龙江和湖南澧县连线,时隔8年,父女俩终于“见面”了。看到这一切,在一旁的我和村民无不为之动容。

为方便石丹丹给父亲打电话,我特地为石丕颜买了一部手机,还充了话费。按照规定,石丹丹每月可以给老父亲打一两次电话了。我也经常给石丹丹写信,鼓励她好好改造,并建议她参加自学考试,出狱后便于找份工作。

如今,我每次去石丕颜家里,感觉老人家的身体比以前硬朗了,高血压也降了许多,脸上充满笑容,对生活充满了向往,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前不久,他高兴地告诉我,上个月女儿打电话告诉他,由于表现好,改造积极,又获了一次减刑,正在报名参加监狱内的技能考试。(澧县纪委监委 万传文)

来源:清风杂志社

作者:万传文

编辑:陈靖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