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车日:长沙盼“来”公共自行车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永刚 编辑:严欢 2014-09-23 09:07:01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21日上午,两百多名自行车爱好者从长沙市金星路步步高广场出发,一路骑行到梅溪湖,以实际行动倡导绿色出行。 本报记者 田超 摄

  本报记者 陈永刚

  9月22日是第8个全国“城市无车日”,长沙作为最早参与该活动的国内城市之一,再一次积极投身其中,在全市推行了双号限行的临时交通管制。记者当天走访部分市民,不少人提出:积极支持无车日活动,希望公共交通系统能更方便,尽快投放公共自行车,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

  城内出行汽车不排长队

  22日一早,在河西某公司上班的市民刘晓宇将自己“湘AV**82”的小车停在了小区车库,改乘公交车上班。

  “多花了20多分钟,但为了环保,这一点不方便可以接受。”刘晓宇笑着对记者说。

  根据长沙市交警部门规定,当天6时到18时,在城区中心部分路段只允许公交车、客运出租车及车辆牌照号码尾数为单数的小汽车通行。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自觉遵守规定,在相关区域,小汽车比往常少了很多。在早晚高峰时段,平日车流量大的五一大道、芙蓉路、韶山路等路段,多了一份从容和有序。上午8时许,记者乘车在年嘉湖隧道一路畅行,5分钟就顺利过了隧道;而以往此时段,隧道里至少要排队10多分钟。

  记者从长沙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为了保障市民出行顺畅,该局全力做好公共交通服务。在早高峰7时至9时,晚高峰17时至19时,加密了管制区内公交线路的发车密度,增加运力,疏运乘客。同时,7000多台出租车也全部上路营运,并通过GPS终端,适当引导出租车尽量往管制区域及周边营运,确保市民出行。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张克波教授认为,“无车日”活动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的供需矛盾,但可以向市民们传达一种绿色、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长期坚持下去肯定会看到效果。

  公共自行车

  最快年底接驳车站与家

  市民李女士家离地铁口不远,可以乘地铁上班让同事羡慕不已。只是,从家门口到地铁站,看似不长的一段路,也要走上20几分钟。可见,从家门口到地铁口的“最后一公里”要解决仍要一段时日。

  记者调查得知,长沙地铁2号线试运营以来,每天乘客近20万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然而,除小部分市民住在地铁口附近外,多数市民的家门口距离地铁站超过3公里,按照正常的步行速度,每天来回要走上1个多小时。不少市民表示,长沙地铁开通带来方便,但如果在地铁站附近能有接驳工具,让他们坐完地铁后不用走太多路就更好了。

  除了地铁,乘坐公交车出行同样面临这一难题。毕竟,就住在公交站旁的市民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市民下了公交车还是需要走路回家。记者当天采访一些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小车车主,他们也都表示:希望回家的“最后一公里”能更方便。

  据了解,在北京、深圳等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成为了连接地铁口、公交站到家门口“最后一公里”的利器。我省也有株洲、常德、浏阳等城市实行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9月21日,长沙市住建委主任范焱斌透露,长沙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最快于年底在岳麓区范围内试点。范焱斌介绍,试点区域已划定,南边到湖南师范大学,北边到含光路,东侧到潇湘大道,西侧到西二环,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这个区域内共设置200个自行车租赁点,同时投放4000辆自行车。租赁点主要设在社区、商场、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地铁站、公交站等地也将布置自行车租赁点,市民凭卡可以在任何一个点随时借车和还车。此举最大的好处就是倡导交通绿色出行,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长沙市政府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长沙市城市规模、交通状况、出行结构等来看,长沙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金投入方面。二是用地保障方面。从长沙目前的交通状况看,要在城区布局建设成百上千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所需公共用地保障有一定的困难。三是路网建设方面。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应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车道(路),就必须对长沙现有的道路进行规划改造,以充分保障自行车路权。

  范焱斌表示,将强化对公共自行车租赁运营公司的监管,真正做到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方便广大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永刚

编辑:严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