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产业扶贫帮助困难群众“拔穷根”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钟娉 李蓉仙 欧阳义 编辑:袁千惠 2017-12-21 10:07:5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2月18日讯(株洲分站记者 钟娉 通讯员 李蓉仙 欧阳义)近年来,炎陵山区农民立足资源优势,依靠发展黄桃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今年59岁的朱圣洪是株洲市炎陵县平乐村人,他家共有四口人,妻子、弟弟皆是智力残疾人,女儿也患有类风湿残疾,需要长期服药。

  2009年,朱圣洪一家被确定为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种植了几百株黄桃树。2014年,朱圣洪家的黄桃树全部挂果。到今年,他家的黄桃产量已达3万余斤。“以前,我们一家人生活困难,无任何收入来源。现在种植黄桃,有政府和爱心人士帮忙管理,一年能赚几万元。”朱圣洪笑着说。

  产业扶贫是源头治贫、长效脱贫的根本措施,是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最主要渠道。株洲始终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后,株洲有贫困人口18.4万,已有156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2.7万户8.78万贫困人口参与产业扶贫,占比47.71%,年人均增收1887元。其中,有35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166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带动6949户2.28万名贫困人口发展产业。

  政策驱动 规划先行铺好扶贫路

  株洲出台了《株洲市产业扶贫指导意见》,对全市产业扶贫进行总体部署安排。五县(市)均依托县域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出台了系统的产业扶持政策,对县域的农业产业扶贫进行科学统筹。

  为统筹发展全市的产业扶贫,株洲在各县市的产业扶贫规划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市的产业扶贫规划,强调“县有统筹安排、乡有特色园区、村有专业合作社、户有致富门路”;制定了《株洲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17年)》,各县市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传统种养习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了特色产业集聚效益和品牌优势,如《茶陵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年)》和《株洲县产业扶贫实施规划(2016-2020)》等都结合了贫困村自身经济发展条件,分别为其编制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项目库落实规划,形成了上下一体、多方联动的扶贫规划体系。

  在此基础上,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和手段,确保了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

  资金投入 多方开拓产业扶贫途径

  2016年,株洲共整合涉农资金5686.7万元,其中23123万元用于产业扶贫。2017年,全市整合涉农资金的70%投入产业扶贫。目前,已投入资金18.11亿元,其中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有5个,投资3454.19万元,带动贫困人口6179人,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81元每户;其他产业项目668个,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7.76亿元,2.3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扶贫力度,村集体、农户发展资金短缺困难得到了有效缓解,激发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农民自我发展、自主创业的热情。

  为强化产业发展,株洲多方开拓产业扶贫途径,立足做优特色产业、做大龙头企业。五县(市)均依托县域特色产业、优势资源,瞄准市场需求,重点培育和大力扶持特色农业发展。

  炎陵县重点推动“一带八基地”建设,打造了一批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炎陵黄桃”已成为具有地理标志性的特色产品,4325户贫困户因种植黄桃而脱贫。茶陵县发展农业扶贫种植面积达21044亩,帮扶贫困户1351户人数4592人,林业种植面积达23240亩,帮扶贫困户454户人数1620人,养殖业家畜达7706头,家禽63100羽,鱼塘33亩,帮扶贫困户达802户人数达2791人。

  强化招商引资 持续增强产业扶贫后劲

  产业扶贫离不开企业带动,为此,株洲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带动产业扶贫的突破口,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产业壮大。近四年,全市共引进产业扶贫项目157个,引进资金1.44亿元,流转土地31.4万亩,占全市流转土地的31.6%,带动农户99253人,其中贫困户11947人。如攸县引进的香港嘉宝集团投资的振源脐橙,在菜花坪镇土地流转4000余亩,安排贫困户1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1.2万元以上,共带动贫困户200余户实现脱贫。

  株洲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省级龙头企业34个,市级155个。通过出台《2017年“百企帮百村”产业扶工作方案》,株洲将全市166个贫困村均纳入“百企帮百村”帮扶活动范围,重点发展畜禽养殖,花卉苗木、绿色粮油、果蔬茶种植,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购销、开发农业休闲、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等,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和“一村一业”,充分发挥涉农经营主体产业有品牌、销售有市场、生产有技术、基础在农村的优势,带动贫困村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目前,全市已脱贫人口87598人,因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人数有42047人,占比达到48%;因龙头企业受益的贫困人员达到了35344人,占比36.6%。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钟娉 李蓉仙 欧阳义

编辑:袁千惠

本文为政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gov.rednet.cn/c/2017/12/21/45097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政务频道首页